健步走在迎评路上的教科人——教育科学学院评建工作侧记

  姚遥        2020-08-24        148

近日,学校评建办通报表彰在审核评估第二阶段表现突出的院部,教育科学学院荣获一等奖。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回顾前期的评估历程,教科院全体教职工按照学校部署,扎实推进工作,健步走在迎评路上……

找准方向,一路前行。学校审核评估方案印发后,教育科学学院先后召开了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专项工作推进会议,并通过理论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高教40条)》。通过班子成员带头学,教研室集中学,党员教师自学,熟悉了指标体系,领会了评估精神,克服了懈怠,消除了误会,凝聚了共识,焕发了斗志。

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年初,学院通过钉钉会议系统,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明确了学院评建工作“6+1”审核项目责任分工,确实了各个项目牵头负责人、直接责任人、配合落实人,确保任务具体,职责清晰,实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做好受表扬,怠工有追责”的迎评工作局面。全院上下一致认为,审核评估“6+1”项目中,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是关键。在学院责任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全面梳理总结收集毕业论文、试卷、实习、实验、管理材料,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为制定出符合学校“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多次召开论证会。党总支书记李勇、副院长王德才和徐艳伟带队赴郸城县教育局、淮阳县教育局,当面听取小学校长代表、教育局科室代表、基础教育研究室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81日,党总支书记李勇、院长田学岭带领各教研室主任赴已通过审核评估的阜阳师范大学学习二级学院参与审核评估的经验。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不怕吃苦,不计报酬,教育科学学院良好的师德师风在迎评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疫情期间,参与评估工作老师一边线上教学,一边整理材料,舍假期,顶烈日,冒酷暑,全身心投入工作……56岁的刘海生教授,顶着炎热,一趟趟地往教研室跑,修改各类资料;尚丽娜老师,产假还没休完就投入工作;王卓然,一位新入职的海归博士,爽快地接下不属于自己的工作;青年教师马雪婷,腿受伤了,隐瞒伤情。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故事,共同铺就着教科人的迎评路。

经历了前期的学习、调研和梳理资料,教育科学学院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深感综合实力弱,办学路径窄,比不得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院部,面对荣誉,没有骄傲的资本,唯有前行的动力。必须围绕“学生中心,能力导向,持续改进”,以扎实的作风,详实的材料,写好迎评促建这篇大文章。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